(通讯员章琪)平安是民生所盼、发展之基。2025年以来,黄梅县检察院坚持把检察工作放在全县工作大局中推进,依法履行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职责,在打击犯罪、矛盾化解、普法宣传等方面持续发力,用法治力量护航平安黄梅建设,为人民群众绘就一幅可感、可触、可得的平安画卷。
精准打击犯罪,织密“防护网”
“如果能够重来,再也不会选择贩毒,我现在非常的后悔……”今年2月,一起由黄梅县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贩卖毒品案在法院开庭审理,被告人高某当庭表示认罪认罚,并对自己贩卖依托咪酯电子烟的犯罪行为表示忏悔。这是该院严厉打击犯罪、维护平安建设的缩影。
平安是民生之基,法治是平安之本。今年以来,黄梅县检察院把政治忠诚、担当尽责体现到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上,在高水平平安黄梅建设中充分展现检察担当,共依法批准逮捕各类犯罪121件155人,起诉162件216人,用一个个具体案例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
积极融入全县交通、禁毒、反诈三大专项整治行动,全链条惩治毒品犯罪17件21人,惩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40件40人,有力震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法从快从严起诉故意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1件3人,起诉盗窃、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37件38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始终保持严的震慑,起诉恶势力犯罪1件4人,切实做到“是黑恶一个不漏、不是黑恶一个不凑”。
多元化解矛盾,谱写“和谐章”
“我们老两口不懂法,通过检察官的细致讲解,对民间借贷纠纷方面的法律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也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今年4月,在黄梅县综治中心检察工作室,前来咨询法律问题的李大爷对检察官为群众服务的态度和专业程度赞不绝口。
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是平安建设的关键环节。今年以来,黄梅县检察院积极推动检察环节定分止争,深入推进综治中心检察工作室实质化运行,通过接入专网专线、建立业务部门轮值坐班制度,进一步延伸12309检察服务中心职能。共累计接访32次,处理、分流各类线索4条,联合代表委员、人民调解员等开展听证12次,调解轻伤害类刑事案件16件18人,让综治中心检察工作室真正成为检察机关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前沿阵地。
畅通信访渠道,优化信访接待。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做好日常来信来访、电话咨询等答疑工作,深化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74件信访全部做到在七日内告知“收到了、谁在办”,三个月内答复案件办理进展或结果。同时,该院发挥“头雁”效应,院领导带头接访19件,包案办理疑难复杂案件23件,努力推动源头息诉。
创新普法宣传,筑牢“安全墙”
“听证会现在开始!”随着“小检察官”洪亮而严肃的发言,模拟听证拉开序幕。
今年1月,黄梅县检察院邀请县第三小学的50余名小学生走进检察机关,“零距离”开启法治之旅。在模拟检察听证和法庭的体验环节,同学们“一秒入戏”,化身检察官、法官、律师、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听证员等角色,相互配合,入情入境,在沉浸式的模拟听证和庭审中直观地认识法律、敬畏法律。
今年以来,黄梅县检察院依托“戏乡有说法”普法小分队,围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六一、国际禁毒日等重要节点,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普法活动3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覆盖群众1000余人,营造浓厚平安建设氛围。原创微动漫《“心尖上的检察·小雪姐姐”普法微课堂@未成年人 警惕网络世界中的三个危险》入选湖北省未成年人检察“精品法治课”,推动未成年人普法工作走深走实。
着力创新普法宣传方式,以打造“检言梅语 法润戏乡”新闻宣传品牌为契机,通过微视频、海报、AI漫画等形式,多手段、多媒介开展普法宣传。在国际禁毒日推出原创普法视频《五日重生》,通过重生题材讲述吸食依托咪酯的危害,该作品被多个平台转发,受到群众的广泛传播和称赞。
道远且长,虽远必达;心之所向,行必能至。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黄梅,是人民群众的殷殷期盼,也是黄梅检察的不懈追求。守护平安未有穷期,黄梅县检察院将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更加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平安建设工作,努力在群众心中写下更加精彩的平安答卷。